(20週) 副食品怎麼餵? ——正確餵食促進寶寶咀嚼能力

門診中常見許多媽媽們心急地訴說,寶寶對副食品興趣缺缺,擔心寶寶因為吃得太少或不夠飽,而使得生長受到影響。 其實短時間的飲食狀態改變,並不會立即造成不良影響,反而要注意的是,寶寶的咀嚼技巧是否有合理的進步,以及因為帶養者不當的餵食行為(如強迫進食)反而導致食慾下降。 


適齡、合宜的飲食方式 
若因為寶寶不願意吃媽媽辛苦烹調的固體食物,就妥協而給予奶品,反而促使寶寶更不願配合。爸媽們應該依孩子的年齡及生長需求,提供合宜的飲食安排和充足的營養,再依寶寶的食量餵食,千萬不要強迫寶寶。 

以下提供五項適齡、合宜的飲食原則: 
1.安排合適的餐次:一般而言,六到二十四個月大的嬰幼兒一天中給予五次進食。 
2.定時用餐:將每日五次的固定時間先行訂出,時間一到就端出飯菜讓孩子食用。 
3.固定用餐時間:一般固體餐約三十分鐘以內即可,而奶餐約需要十到二十分鐘。 
4.分配液體餐及固體餐的適當方式:建議在六到十個月大時給一個固體餐及四個液體餐;十到十八個月大時為兩個固體餐及三個液體餐;十八個月大以上則改為三個固體餐及一到兩次液體餐。 
5.注重各種營養素的均衡攝取:簡單原則為,肉及菜類各占一餐份量的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澱粉類的米麵食類則勿太多。 

寶寶副食品餵食的必要性 
副食品餵食除了讓寶寶補充足夠的營養,也能幫助口腔咀嚼能力、語言發展以及味覺發展,因此應使用湯匙哺餵,以下舉出應給予寶寶副食品的五大理由: 

■因應必然發生的厭奶期 
在健兒門診中,常見四、五個月大的寶寶已有厭奶現象,媽媽雖心急,但卻不知如何應對,反而勉強寶寶吃奶,或者錯將米麥粉加入奶瓶中而當成副食品,如此只會使厭奶期延長。 

■母乳或奶粉的營養不足 
母乳或配方奶粉,對四、五個月後的寶寶成長是不夠的。若不自固體食物攝取,則有引起蛋白質缺乏與缺鐵性貧血的可能。使得寶寶成長緩慢、影響早期智能發展。 

■練習咀嚼的能力 
嬰兒本能上便有吸吮與吞嚥配合(喝)的能力,而咀嚼與吞嚥配合(吃)的能力,就非得靠訓練來學習不可了,因此,餵食副食品才能讓寶寶有練習咀嚼的機會。 

■幫助語言的發展 
副食品餵食時口腔內部、下頷、上下唇及舌頭都需配合使用以咀嚼食物,咀嚼動作會使上述肌肉協調機能發達,促進與說話相關肌肉的使用與發展,有助語言初期發展。 

■促進正常味覺發展 
四、五個月大以後,寶寶不只體格明顯長大,消化器官也逐步發展,對黏稠狀的固體食物,開始有能力消化。此時也可逐漸體會出不同食物間味道的差異,表現出對食物的好惡,表示寶寶味覺已在成熟分化之中。 

副食品餵食的訣竅 
那麼該怎麼餵食副食品,才能讓寶寶吃得開心又能促進咀嚼能力的發展呢? 

■尊重寶寶個別差異 
依寶寶月齡提供副食品餵食的建議,只是概括性的標準。重要的原則是,千萬不可勉強。例如接受度較高快的嬰兒,可能會進行的比計畫表快,而且量也會較多。 

■觀察寶寶的表現 
開始餵食副食品的時間是出生後四、五個月,但這只是一般原則。爸爸媽媽要仔細地觀察寶寶的表現,若在大人吃東西時,表現出伸出手想拿、嘴巴不停動等現象時,就是可以開始進行副食品餵食的訊號了。 

■使寶寶適應湯匙餵食 
最初製作比配方奶粉稍微稠狀的穀類食物,先用湯匙舀一口試著送入寶寶嘴裡。 寶寶初次接觸固體食物時,會乖乖地接受的機會通常不大,大多數的寶寶對初次與湯匙的接觸,通常會因害怕而拒絕。若遭遇此一情況,便不要再強迫寶寶進食,隔天可以再試一次。只要爸爸媽媽能夠有耐性地重覆餵食,最終寶寶仍會接受的。 在這段訓練期,可以把不同形狀及顏色的湯匙當作玩具給寶寶,讓寶寶能握握它或將它放入嘴裡,就可慢慢習慣對湯匙的接觸。 

■給寶寶多次咀嚼的練習機會 
媽媽們常會發現當固體食物靠近寶寶嘴巴時,會發出很高興的聲音,但並不是每次餵食都能順利進行的。有時看寶寶的表情,好似要吃進,但卻又拒絕,或甚至將食物從嘴裡推出或吐出(稱之為「排出反射」)。有些媽媽或保母會把食物硬塞入寶寶嘴巴裡,此一做法是不尊重孩子的舉動,因為寶寶也有情緒不好或食慾不佳的時候,不管在任何情況下,請千萬別強迫寶寶進食。 提醒媽媽們,餵食副食品時期的成長快慢,並不一定與將來的成長一致,因為寶寶無論如何表現,到某個時候都會到達能吃一般食物的階段與能力。不要認為副食品餵食是為了達成某種目的而設計,也不必為份量足夠與否而感到焦慮,應該以輕鬆的心情,享受與寶寶溝通的餵食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