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兒常見的合併症

早產兒是指懷孕不到37週就提早出世的寶寶,若出生體重不到1,500公克則稱為極度早產兒。因為還不到足月,這些小寶貝就有可能因為各器官的不成熟而產生許多問題。這些問題的發生率與出生時的懷孕週數有相當大的關係,越是早產,越有可能出現下面提到的各個問題。幸而,近年來早產兒的照顧不斷的進步,可以讓出生只有500公克以上的巴掌仙子存活且健康而無嚴重後遺症。

一般早產兒常見的合併症包括有︰
  1. 呼吸窘迫︰主因早產兒的肺內表面張力素不足,使得肺泡不能有效的換氣,因為會造成呼吸困難,甚至呼吸衰竭。目前因新生兒呼吸治療技術已有相當大的進步,因此只要給予適當的治療,大多可以很快得到改善。
  2. 腦室內出血︰早產兒腦室的邊上有一處微血管很豐富的原生質,很容易因狀況不穩而出血。若是輕微出血,且未造成腦室擴大,多半會自己消失掉,不會造成後遺症。但是若因大量出血造成腦室擴大或擴及腦組織,就有可能造成神經功能的影響。
  3. 存開性肺動脈導管︰正常的寶寶在出生後,連接主動脈和肺動脈的導管會自動關閉,有些早產兒無法自動關閉或是關閉後又打開,常須要限水、藥物治療,嚴重者可能需要手術治療。
  4. 黃疸︰早產兒的生理性黃疸會比足月兒來得早,且退得慢,大多只須照光治療。有些早產兒可能會因某些疾病造成病理性黃疸,膚色會黃黃黑黑的,通常在狀況穩定後,會慢慢消退。
  5. 腸胃功能不良︰早產兒的消化吸收功能較差,因此最需要母奶;即使不得已要以配方奶來替代,也需採取少量漸近式的餵食。許多極低出生體重的早產兒常需胃管灌食一段時間。有極少部份的早產兒會發生壞死性腸炎,需要特殊的治療。
  6. 慢性肺病︰如果早產兒需要使用呼吸器的時間太長(超過2週以上),而且到28天大以後還需要氧氣的輔助,就很有可能產生慢性肺病;將來出院後的頭一年內,較可能因肺部的問題反覆住院治療。
  7. 視網膜病變︰如果早產兒早期需要氧氣的濃度非常高,而且時間很長,則有可能造成視網膜的血管增生,而造成不同程度的病變。
  8. 聽力影響︰極低出生體重的早產兒若早期狀況不佳,有可能造成聽力受損。
  9. 腦室旁白質軟化症︰有極少數的早產兒會因不同原因導致腦部血流異常甚至缺氧,導致大腦白質的破壞,在腦部超音波上會看到腦室旁的空洞化病變,若影響範圍很大,可能會影響到肢體的活動,甚至智力。
  10. 疝氣︰極度早產兒常在一切穩定,且進步到快要可以出院的時候(此時體重大約2,000公克),出現單側或雙側腹股溝疝氣,需要手術治療。
  11. 敗血症︰早產兒因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全,非常容易受感染,而且一旦感染很容易造成敗血症,甚至於腦膜炎,需要特別注意。
目前,由於治療技術的進步,慢性肺病、壞死性腸炎和嚴重的視力、聽力、智力影響已經非常少。不論是父母或醫療人員都需長期耐心地陪這些提早報到的小仙子們長大,期望在大家的細心照料下他們都能健康地成長。

台北榮民總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鄭玫枝

出處:早產兒常見的合併症